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王牧雨)“她给予了我温暖的家庭,因为我的妻子,中国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来自也门的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米都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求学,他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因兰大结缘了自己的妻子。
2023年10月,就读于兰州大学的米都正在课堂上学习。王牧雨 摄
今年24岁的米都来自也门伊卜市,采访期间,他用一口流利标准的中文向记者讲述起他与中国的故事。
米都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很早就与中国人开始打交道,也常和幼年的米都提起中国。米都看过不少中国电影,他说很喜欢看成龙和吴京两位中国演员的电影,对中国功夫和文化也十分感兴趣。
米都说:“我从小对中国一直有很好的印象,觉得这个国家很了不起,甚至我们一直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知’。”
“目前在阿拉伯国家的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这让我萌生了学习汉语的想法。”米都表示。
2017年,高中毕业的米都,踏上了梦寐以求的赴中国求学之路,来到兰州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
初到中国时,性格外向的他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米都也常因自己的“外国人”面孔,被身边人“搭讪”,他十分乐意介绍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当起了“外交使者”。
“刚来中国的时候,发现人们有时候打招呼的方式会用‘你吃了吗?’。后来我了解了中国文化之后,才意识到这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米都说。
在兰州学习期间,《读者》杂志成为他最热衷的课余读物。他说,这本杂志不仅让他学习了汉语,更让他了解了很多中国故事。他表示,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民间文学有很多共通性,比如《阿拉丁神灯》和中国故事《聚宝盆》在故事情节上就有很多相似性。
2023年10月,米都在兰州品尝兰州牛肉面。王牧雨 摄
对于在兰州生活了六年的米都来说,牛肉面成了他的最爱。如今,他和许多当地人一样,一天从吃一碗“牛大”开启,也有了自己经常去光顾的牛肉面馆。
除了收获学业和爱情,米都利用课余时间游历了中国许多美丽的地方,重庆、云南、敦煌等地,这些旅行经历让米都见证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体验到中国多彩的文化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米都在敦煌旅游时拍摄照片。(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旅行时,我会选择高铁,和火车不同,高铁的速度很快,很平稳舒适。”米都说,在中国,他体验到很多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米都表示,也门和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有很多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改善、港口建设和能源领域方面。米都希望以后能在也门坐上中国建设的高铁。
未来,米都的梦想是回国当一名中文教师,同时翻译两国的文学作品,让两国人民更加了解彼此的文化。(完)
中新社首尔12月10日电 (记者 刘旭)韩国政府9日就日本政府未就韩国“慰安妇”受害者第二起对日索赔案二审判决结果提起上诉一事表示,政府将继续为韩日两国面向未来的合作付出努力。
韩国外交部当日回复媒体提问表示,政府正为恢复“慰安妇”受害者名誉和尊严倾注努力。韩外交部还表示,韩日2015年签署的《韩日慰安妇问题协议》是两国政府间的正式协议。韩政府尊重该协议,历届政府也一贯坚持这一立场。
上月23日,首尔高等法院就韩国“慰安妇”受害者和其遗属16人针对日本政府提起的第二起索赔案作出裁决,推翻一审判决,裁定日本政府全额支付原告索要的赔偿金,即每人2亿韩元(约合108.61万元人民币)。
由于日本政府未在9日零时以前的法律规定时限内上诉,二审判决即告生效。日本政府以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豁免原则为由,始终未对诉讼作出过任何回应。
据韩联社报道,2016年12月,李容洙等“慰安妇”受害者和受害者遗属对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赔偿2亿韩元。2021年4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以日本作为主权国家适用国家主权豁免为由驳回诉讼。
但在2021年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就另一起“慰安妇”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案做出不同判决,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赔偿1亿韩元。由此,李容洙等原告向首尔高等法院提起上诉。(完) 【编辑:魏晨曦】